安全公司火眼(FireEye)的最新报告显示,自2014年中开始,随着网络行动似乎失去优先级,中国政府减少了美国的攻击目标数量。

中国继续以稳定的节奏发动攻击,但2016年,安全供应商发现中国间谍组织每月实施的攻击数量不超过10例。
根据火眼的报告,中国网络攻击放缓有一些原因,2014年初至年中中国网络攻击相对频繁,但之后每个月这类攻击活动的数量开始下降。
军事改革减少网络行动
火眼表示,首先,中国主席习近平的军事改革发挥的作用最大。习近平于2012年11月掌权,他被指出表示政府和军事机构应停止使用国家资源完成自己的工作。
他指的是物理军事资源,也包括网络间谍行动。根据火眼的统计数据,当时至少有72个网络间谍组织在运作,或多或少有证据将他们与中国政府、军事或其他机构关联起来。
大多数攻击中,这些组织将目标对准私营企业,他们窃取的知识产权神秘进入中国私营企业的手中。
中国间谍组织2013年开始实施攻击,2014最为活跃。习近平对中国军事所做的改革整合了一个名叫PLA网络空间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14年6月)下的网络资源。更好掌控所有这些组织,中国开始执行严格的政策并对所有组织和行动进行强有力的管制。
美国开始采取法律和经济行动
到2014年,安全供应商定期发布的有关中国大陆大规模网络间谍活动报告数量开始引起公众和中国政府的注意。
中国网络行动慢慢浮出水面,中国也同美国(斯诺登事件)一样被描绘成“黑色”。
基于这些报告,美国开始反对中国黑客。美国首先控告了5名中国军官,然后是Su Bin。
2015年底,美国陷入烦恼,考虑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
中美反间谍协定取得成果
2015年9月,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主席习近平达成协定,双方政府互不“实施或故意支持窃取知识产权的网络窃犯”。
达成协定之后,中国网络间谍行动总体减少至每月10起,之后甚至持续呈放慢趋势。

火眼表示,自那以后,2015年9月—2016年6月,它发现只有13个活跃的网络间谍组织与中国政府有关。
网络攻击步伐放缓但从未停止
自去年签订反间谍协定后,仍有网络攻击对准美国公司,但火眼表示,大多数中国网络行动目前对准其它目标,通常是邻国以及政治事件,比如台湾政治选举和香港暴乱。
在这些美国目标中,火眼罗列了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2016年4月—5月见被攻击),美国政府服务公司窃取美国军事项目(2016年3月—5月),一家美国 高科技公司窃取导航软件(2015年8月—2016年3月),美国一家医疗机构(2016年3月),一家美国软件公司窃取导航项目数据(2012年12月 —2016年3月)。
火眼解释道,“三年之后,威胁数量减少,但更集中,并成功影响公司网络。”
“与其将习近平与奥巴马之间的协定视为转折点,我们总结出这个协定是多年来戏剧性变化的一个点。
火眼表示,导致中国间谍组织发生这些变化的归因包括习近平主题的军事和政治举措、中国网络行动的大范围曝光以及来自美国政府的更多压力。